9月初秋,江淮大地人心振奮,迎接自貿試驗區時代的到來。
設立安徽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安徽的重大使命,是安徽服務國家開放發展戰略的重大平臺,也是安徽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大機遇。根據《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合肥片區重點發展高端制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引領區。
掀開時代新篇,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當仁不讓。圍繞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部署,蜀山經開區以精品型、差異化發展為目標,圍繞“中國環境谷數字新園區”建設,重點發展跨境電商、高端制造,以數字經濟賦能跨境貿易新格局!爸袊h境谷數字新園區”,必將在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緊抓開放機遇,構筑跨境電商完整生態,打造數字經濟標桿
在合肥蜀山經開區,以跨境電商、大數據等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已經孕育巨大能量。安徽自貿試驗區的獲批建設,讓這種能量更加澎湃。
2016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合肥為第二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蜀山經開區成為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區。2016年3月,安徽首家“郵政口岸”合肥國際郵件互換局落戶蜀山經開區,目前日平均出口包裹3萬多件,最高峰達到6.3萬件,業務覆蓋安徽省及周邊省市,帶動物流配送網絡及國際航線發展,將成為安徽省外向型經濟重要增長極。2019年完成進出口包裹1361萬件,實現進出口額1.1億美元。在合肥蜀山經開區,安徽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順利落戶運營,成為安徽省首家跨境貿易平臺,是全省口岸之間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統一平臺。截至目前單一窗口已開通15項功能,主要功能覆蓋率達100%,代理省內外進出口企業約10000家,近11000多用戶在平臺上完成進出口環節相關業務申報和口岸查驗單位線上監管服務,各項業務累計申報量達300萬多票。
目前,蜀山經開區已建立了集政府、關、匯、稅、電商(物流、支付)企業等于一體的全市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已實現跨境電商B2C出口、B2B出口、直購進口和保稅進口四種業務功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將于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進行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合肥市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9710和海外倉9810業務提供通關保障。今年疫情以來,蜀山經開區發揮蜀山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園區的產業集群優勢,“牽線搭橋”舉辦防疫物資出口供需對接會,來自全省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跨境電商等近百家企業參與對接,對接貨值近億元。為支撐數字經濟更高質量發展,蜀山經開區打造了占地160余畝的數字經濟產業核心啟動區,重點圍繞大數據、環境科技、跨境電商、先進制作等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術研發、高端專業人才培養、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培育等,目前已引進騰訊財付通、奧飛數據、新境界、英特靈達等行業領軍企業,集聚100余家國內知名大數據企業。蜀山經開區還設立了全省首支大數據產業基金——合肥大數據天使投資合伙企業,基金規模6600萬元。園區借助中國聲谷在技術、人才、產業資源等方面優勢,與省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聲谷·蜀山數字經濟產業園。
“大數據+環境產業”“大數據+電子商務”“大數據+工業設計”……蜀山經開區圍繞產業發展,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融入傳統產業,實現多場景應用;同時利用安徽省大數據產業聯盟成員單位,經常性組織轄區大數據企業開展交流研討,促進企業抱團發展,讓數字經濟企業互聯互動,讓數字產業更加集聚。
下一步,蜀山經開區將充分發揮自貿區溢出效應,在自貿區建設中以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為著力點,不斷升級擴展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功能,快速推進線下園區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構建跨境電商生態圈、做強產業鏈條。重點培育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打造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和生態圈。同時推動優勢產業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推動各項制度改革創新,做大做強B2C出口(9610)業務,拓展B2B出口(9710)和海外倉(9810)業務,實現跨境電商便利化、規范化發展,逐步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高端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健全、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的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新標桿。
以環境產業為中心,堅持技術創新,夯實長三角綠色發展基礎
夯實綠色發展基礎,離不開環境產業的支撐。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大產業定位提出后,環境產業成為四大產業的重要一環,蜀山經開區堅定地扛起了環境產業旗幟,奮力建設“151”環境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體系,即1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環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5個(大氣、水、湖泊、農田土壤、煙氣)污染監測及治理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環境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在合肥蜀山經開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落戶,《蜀山區推進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十大行動方案》出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落戶,合肥市蜀山區聚焦打造環境領域全國技術策源地、重大關鍵產品來源中心,聚長三角九城之力發展環境產業,建設山清水秀產業優的長三角綠色生態走廊,加快環境領域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集聚。目前,蜀山經開區已集聚了中水三立、寶龍環保、賓肯電氣為代表的環境領域企業102家,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今年,蜀山區委區政府將原小廟工業集聚區和市政綜合園6.34平方公里,作為蜀山經濟開發區(新區)產業用地,為開發區環境產業發展提供空間,總面積達21.8萬平方米的天瑞金環境科技園、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工投·蜀山慧谷環境產業園即將開工建設。今年3月21日,蜀山經開區在合肥市率先舉行2020年“中國環境谷數字新園區”產業類“雙百億”項目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集中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達102億元,集中開工項目12個、總投資達101億元,涵蓋環境、大數據、總部基地、金融、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有力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信息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提升、成果轉化和產業集聚。
9月1日,2020長三角生態環境院士峰會暨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蜀山區召開。蜀山區勇挑重擔,牽頭成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盟將著力搭建環境產業高端裝備與服務的合作、促進平臺,聚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相關高校院所以及相關重點環境企業、環境產業公共服務機構,聯合開展環保裝備技術、標準和產業研究,推進技術、產業與應用研發,開展試點示范,形成環保領域高端裝備和技術的合作平臺。
9月16日,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主辦,合肥市發改委、合肥市生態環境局、蜀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長三角環境產業協同創新發展論壇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舉行,各界人士共同研討賦能長三角環境產業協同創新發展。論壇上,蜀山經開區又分別簽約聚光科技安徽產業創新中心、高能時代環境安徽總部項目、錦江集團固廢研發中心、實樸檢測第三方綜合檢測實驗室等4個項目。同時,入駐蜀山區“中國環境谷”的合肥名洋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與德國曼胡默爾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名洋環保將利用曼胡默爾公司先進的過濾技術,在長三角地區為企業量身定制精準、科學的污染治理方案。
接下來,蜀山經開區將繼續打造具有省內示范性的環保產業集聚高地、具有區域帶動性的環保產業輻射基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端環保創新樣板,利用自貿區各項制度創新與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招商引資的力度,完善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聚,做大做強現有產業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未來“中國環境谷”將成為環境領域全國技術策源地、重大關鍵產品來源中心,全國一站式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平臺,力爭到2025年,推動蜀山區環境產業規模超500億元。
魅力蜀山、首創之區。自貿試驗區的獲批建設,讓安徽站上了改革開放的新起點。面對黨中央、國務院賦予的“最大紅利”,蜀山經開區錨定方向、乘勢而上、創新開拓,以數字經濟賦能開放發展,以環境產業支撐綠色發展,走出“蜀山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構建發展新格局注入新的動能。(轉自新華網安徽)